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研究
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脉络与红色基因探析
日期:2019-04-28  访问次数:  字号:[ ]

党的十九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着眼于推进伟大事业,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等,进行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新形势新任务,对加快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作为农业高校,如何更好地扎根中国大地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如何更好地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切实为人民服务,为党在新时代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重大课题。知往鉴今,以启未来。通过回顾和梳理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脉络与红色基因,对于我们今天谋划和推动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对于在“双一流”建设中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与启示意义。

一.党创办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脉络

在旧社会,农业得不到重视,农业教育得不到发展,奢谈高等农业教育。自1905年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起,学校的农业教育也往往脱离中国农业实际,不切社会实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建以后,始终将高等农业教育作为“醒农”[1]重镇,联系民众,唤起民众,后来结合苏区、边区建设探索农业教育实践和大力创办高等农业教育,直至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兴建起一大批农业院校,并推动一批农业大学争创一流,不断走出一条党领导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回顾和梳理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农业教育的历史脉络,可以简要地划分为六个阶段。

一是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是,在党的领导下,1922年9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备注:1923年3月8日改名为北京农业大学)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组织成立“农业革新社”,举办农民夜校,提高农民政治觉悟与文化水平,并在附近农村中发展党员,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动员农民参加革命运动。据史载,当时参加农民夜校的学员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十来岁的少年,甚至还有抱着小孩的妇女,有时多达百余人。20世纪20年代,在依托当时旧式农业院校开展农民夜校等社会活动中,我们党培养了不少革命骨干,为农业教育带来新的风气。比如,詹乐贫,1923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担任中共北京地委农民运动委员会,参加京郊农民运动的领导工作。1926年3月18日,在抗议八国“最后通牒”的斗争中,詹乐贫同志是北京农业大学学生和西郊农民的组织者,并在“三•一八”惨案中负伤。1926年5月以后,他由中共湖南区委安排到常德、汉寿、益阳等地开展革命斗争,曾任汉寿县委书记、中共湘西特委常委。1929年1月8日,詹乐贫同志不幸被敌人逮捕,同年1月12日在汉寿县英勇就义。

二是创建农校阶段。主要是,20世纪30年代,在中央苏区,我们党进行了探索创建农业教育的伟大实践。1933年,创建了中央农业学校。据《中央农业学校简章》,农校设本科、预科及教员研究班,其中,本科一年毕业,在需要时可缩短或延长;预科修业两个月;教员研究班不定期。学校以实习为中心学习苏区主要农作物栽培法、育种法,学习苏区现有的主要肥料的制造、保存和施用法,学习主要农作物的虫害、病害的预防和消灭的方法,学习农业经营法,尤其是节省土地、肥料、劳动力的方法,以及学习作物概论、土壤改良法、农产品简单的制造及保存法。教员研究班则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根据苏区的经济条件,具体地研究苏区的农业。此外,苏维埃大学也曾分设“中央农业大学”。 1934年,沈泽民苏维埃大学编印《生物常识》,教育人民委员部编审局印《农业常识》(上下册)等教材。尽管战火纷飞,条件艰苦,但是我们党通过在苏区的条件下探索农业教育实践,培养了苏维埃农业建设急需的管理与技术人才,使苏区农业教育走在农村前列,也积累了创办高等农业教育的宝贵经验。

三是边区实践阶段。主要是,自1939年至1946年,我们党领导下的农业教学科研育人实践活动在延安全面展开,包括农业理论教学、实地考察的组织,实验农场的创建,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开展,以及教育方针的讨论等,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依托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1941年2月,发起成立了中国农学会,推选乐天宇为主任委员。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后改为农业系)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和实地考察及实验与实践,编译教材,撰写发表学术论文、科普文章,积极参加各种交流研讨,可以说是蔚成风气。1942年下半年,延安自然科学院曾一度就生物系的教育教学方针,包括生物系的性质、任务、名称等进行反复专题讨论,组织师生漫谈“科学技术大众化”“下乡实习与学校学习之配合”两个问题,深入研讨理论与实际、目前与将来、边区与全国的关系,对于找准办学定位、改进教育教学等起到了解放思想和深化认识的重要作用。比如,乐天宇同志为自然科学研究会第一届年会作了《边区植物分布及其特点》的学术报告,先后发表《怎样选择公营农场及屯田地区》《本边区梨子苹果的主要虫害及防除》等科普文章;乐天宇、徐玮英、彭尔宁合著《陕甘宁边区药用植物志》;林山同志撰写发表《陕甘宁边区的黄土》论文,提出对改良边区土壤的意见,等等。

四是人民农大阶段。主要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及农业系时期逐步形成了的“农业特色”办学经验,在新中国建立前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农学院时期,又历经了进一步实践,作为在太行山上成长起来的人民农学院,继承了南泥湾、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做法,密切和生产结合,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使广大学生在联系实际中学习掌能够握用得上的科学知识。1949年9月,随着华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三校农学院合并建设“人民的农大”,这些办学经验直接融入到新的北京农业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随着新中国而创办的全新的北京农业大学,在向科学进军的高潮中,积极作为,研究制订了第一个“十二年远景规划”,分三步走,力争在农业科学领域各主要学科基本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为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北京农业大学以蔡旭教授为代表的广大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在京郊各区县兴起小麦生产科技奋战,终于获得北京百万亩冬小麦亩产300斤的历史性突破,1965年总产达到三点七亿斤,为1961年的三倍多,史称“小麦会战”。

五是重点建设阶段。主要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展开,我们党把农业高校的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极大地推动了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中央要办好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北京农业大学等几个重点的高级农业科学研究院和高等农业院校。”1984年4月2日,国务院批准把北京农业大学列入国家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校之一,同年国务院批准包括北京农业大学在内的2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1995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此后,中国农业大学先后被列入国家第一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9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农业大学视察,讲话强调,中国农业大学是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起源地,一代代农大人形成了“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光荣传统,要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步伐。中国农业大学的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重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六是特色提升阶段。主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及重大挑战。在十八大前夕,2012年9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农业大学视察,并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参观活动结束时发表讲话。他说,中国农大作为我国著名高等院校,这些年来不仅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而且在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成果。希望把这些成功做法坚持下去,不断拓展科技成果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不断探索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的成功经验。他要求学校“早日建成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 作为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从延安走来的“人民的农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高校,在新的历史时期,亟待把“中国特色”的时代自觉树起来,把“农业特色”的责任担当扛起来。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等一批农业高校及其重点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大学或学科,标志着党领导的高等农业教育事业步入特色提升的新阶段。

二.党的高等农业教育史蕴含的红色基因

党的高等农业教育史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历史上很多动人的故事至今为师生们所流传。以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后改为农业系)主任乐天宇和当时的师生教学科研为例,他们紧紧围绕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需要,从抗日武装斗争和边区建设大局出发,配合理论教学,密切联系实际,生物系、农业系师生多次进行山区、农村、农场现场考察,实地调查研究,取得比较丰硕成果。其中,1940年6月14日至7月30日,乐天宇同志主持陕甘宁边区森林考察,带领师生翻山越岭,沿途步行,遍及15个县,采集了重要标本2000余件,并详细写了考察报告,阐述了边区森林资源和可垦荒地的情况,提出了开垦南泥湾,以增产粮食的建议。这个报告报送党中央后,引起了党中央重视。当年,生物系师生又先后两次陪同领导同志赴南泥湾进行实际考察。这样“三下南泥湾”,为中央决策开发南泥湾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为把昔日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做出了重要贡献。南泥湾就是乐天宇心目中的“新中国大农场”,同时也是农林管理技术人才在大生产运动中培养成长、发挥作用的新天地。1941年8月,全系同学到南泥湾实习考察,亲身感受南泥湾发生的巨大变化,既学习了业务知识、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经验,又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培养起讲责任、能担当的精神。

1945年初,为了实地教学、科研,并向农民宣传推广新技术,延安自然科学院农业系选定在子长县杨家园子,自力更生创办实验农场(即延安大学实验农场),师生们边学、边干,成功地完成建场任务。在当时资金极度困难情况下,边区贸易公司预付2000元建场经费购买牲畜、农具、肥料及聘请工人,师生租借30亩水地和几间房屋,从延安带来种子、树苗和一部分书籍、仪器、用具,为实验农场的建立和日常运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为解决陕北农村贫困问题,实验农场以种植甜菜、烟叶等经济作物为发展方向。当年试种甜菜,采取育秧、蓄畦、移植等技术,并进行栽培法的试验,观察甜菜长势,进行含糖量测定等,结果克服自然灾害,亩产近万斤。甜菜收获后,师生奋战3个月摸索土法制糖,成功制得红砂糖8000余斤。1946年,农业系把在试验农场创设的砂糖厂交给当地政府和群众经营,增加了人民富源。师生还聘请老农民为师,虚心学习烟草种植技术,取得育苗成功、栽培成效后,又向农民进行宣传推广,群众相继到农场来学技术、要种子,形成积极反响。新中国成立若干年后,杨家园子的一些农民还记得农业系师生造福群众的往事。

这些典型事例,以及从苏区、边区到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党领导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的丰富实践,充分说明,党的高等农业教育史蕴含的红色基因,使得我们高等农业教育呈现鲜明特色,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特征,区别于历史上旧社会的高等农业教育,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高等农业教育。

一是鲜明的政治导向。这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本思想引领,是永葆中国特色之魂。坚持办学的中国特色,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紧密相连,以服务于党在各个时期奋斗目标为己任,将教育的发展融入时代大潮。延安时期,我们生物系师生响应党的号召,讲责任、能担当,“三下南泥湾”,自觉融入大生产运动,培养人才,发挥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鲜明的农业特色。这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办学特色定位,是实现中国特色之基。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作为农业高校,就要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植根中华文化沃土、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立足点,学校办学的农业特色愈是鲜明,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国特色就愈是突出。在延安时期,我们生物系师生开展教育方针讨论,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从陕甘宁边区、整个中国的农业实际出发来办农业教育,把实现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解放农村生产力作为办学追求,至今仍富有现实意义。

三是鲜明的实践特色。这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具体途径载体,是发展中国特色之根。中国共产党举办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延安,生物系、农业系师生多次进行山区、农村、农场现场考察,实地调查研究,包括到南泥湾实习考察,亲身感受南泥湾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试验农场亲手创设砂糖厂,在取得成功后交给当地政府和群众经营,直接惠及群众。

四是鲜明的育人特色。这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质量内涵所系,是赢得中国特色之本。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把培养又红又专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在苏区边区办学时期,尤其注重采取启发、研究、实验等更加辩证的方式方法,加强教学工作中的集体研究和改革创新,推动成立师生共同参加的教学研究会,把学生成绩看作学生、教员、学校行政三方面的共同成绩,育人特色鲜明。

五是鲜明的使命意识。这是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内在动力源泉,是信守中国特色之要。中国特色的题中之义,必然立足于为人类社会发展做贡献,以努力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人类营养与健康等重大问题为使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做出中国的贡献,提供中国的经验,贡献中国的智慧。从20世纪20年代我们党领导的“农民夜校”到苏区中央农校,特别是在延安,师生们就在深入研讨目前与将来、边区与全国的关系,研讨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等,至今对我们高等农业教育工作者以激励与鞭策,深刻提醒我们不忘初心。

三.传承红色基因对农业高校发展的意义

人们看到,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过程中,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在一定范围不同程度地造成对涉“农”学科专业发展不自信的问题。有的农业院校甚至冒出改改名字、换换专业的想法。这些现象,与我们党把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不适应,与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对于农业高校发展的期待不适应,与广大农科学子成长成才和干事创业的迫切愿望也不尽适应。要解决这些方面问题,离不开综合施策,其中,激发农业院校自身的“精气神”不能不说是治本之策。这就急切呼唤学农爱农为农的崇高理想与精神传统。我们党的高等农业教育史中蕴含着的丰富红色基因,无疑就是这种崇高理想与精神传统的内核。因而,顺势而为,加强校史党史教育,意义极其重大。

近年来,为了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丰富图书馆红色馆藏资源,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研究资料和经典著作,收集整理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与生物系、中央1949年决定设立北京农业大学决策过程等相关历史史料,进一步丰富完善我校党建组织史;组织开展暑期高端(留学归国)人才培训、新教师入职教育,前往井冈山、延安、张家口等革命根据地学习实践,开展新入职教职工校史教育,以“担起天下的饱暖和安康”为题,通过“一个起点、一条红线、一种情怀、一串故事”为线索,引导青年教师秉承学校“解民生之多艰”的精神传统;围绕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史和学校发展史,编辑和出版《图说农大——中国农业大学校史简本》,组织实施“稼穑魂”工程,设立“农大心”文化出版基金,讲好农大好故事,传播农大好声音,弘扬扎根祖国大地的“三农”情怀,激发师生改革创新、不懈奋斗精神,等等。

当前,高等农业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从中国农业大学的办学来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办学方向,不断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力度。我们体会,越是推进“双一流”建设,越要不忘初心,更加自觉地传承红色基因,结合新的办学实践传承弘扬我们党创办高等农业教育的宝贵历史经验,以历史的自信和时代责任担当,积极开拓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道路。特别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办学方向;始终坚持以农立校,服务国计民生;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内涵发展;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创新;始终坚持一流目标,不断追求卓越。



[1] 《醒农》是五四运动时期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学生创办的半月刊,其宗旨是“促人民之觉悟”、“谋农业之改进”,被视为不可多得的政治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刊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